关于「想着形画线」。 我在跟画过程中,经常被老师画出来的结果劫持,导致变成了临摹、抄,而且抄得非常疲惫。不应该是这样,我应该时时处于一种主动的造型意识中,感受形体的逻辑、结构的重心、笔的力量,不是追随结果,而是参与构建。精神高度集中、而且有所依托,这就是心流。
关于画面意图的三个要点: 🧠 1. 结构层:有没有“主导关系” 问题提示:我一眼看过去,知道画家要我先看哪吗? 是否有明显的视觉重心(大小、位置、对比度差异) 是否通过留白/密度差建立了秩序(不是所有地方都一样吵) 是否有视线引导(线条走向、人物朝向、构图节奏) 没有主导关系的画,就像所有人都在说话——观众听不到主题。 🎨 2. 语言层:有没有“情绪一致性” 问题提示:颜色、线条、造型是不是在讲同一个情绪? 色彩是否统一在一个气温/明度/饱和度体系内 线条或块面是否和情绪吻合(比如柔软的情绪不该用又硬又急的线) 是否有删掉不属于这个情绪的元素(控制克制) 很多初学者最大问题是“技法对但语气乱”,像演一出戏却每个演员都在演不同的剧本。 🌫 3. 概念层:有没有“为某个想法服务” 问题提示:为什么要画这个场景/姿势/道具? 角色/环境/道具是否都在共同表达一个主旨 是否能用一句话描述图的内核(哪怕是模糊气氛词) 有没有为这个内核舍弃掉无关的细节 真正有意图的画,哪怕看不懂剧情,也能感觉“它在说某件事”。 #美术
关于「想着形画线」。
我在跟画过程中,经常被老师画出来的结果劫持,导致变成了临摹、抄,而且抄得非常疲惫。不应该是这样,我应该时时处于一种主动的造型意识中,感受形体的逻辑、结构的重心、笔的力量,不是追随结果,而是参与构建。精神高度集中、而且有所依托,这就是心流。
疲惫的根源在主控权的丢失
跌跌不休。真是不知道自己在干嘛。
今天做点正事,让自己满意一点。
风雨大作
关于画面意图的三个要点:
🧠 1. 结构层:有没有“主导关系”
问题提示:我一眼看过去,知道画家要我先看哪吗?
是否有明显的视觉重心(大小、位置、对比度差异)
是否通过留白/密度差建立了秩序(不是所有地方都一样吵)
是否有视线引导(线条走向、人物朝向、构图节奏)
没有主导关系的画,就像所有人都在说话——观众听不到主题。
🎨 2. 语言层:有没有“情绪一致性”
问题提示:颜色、线条、造型是不是在讲同一个情绪?
色彩是否统一在一个气温/明度/饱和度体系内
线条或块面是否和情绪吻合(比如柔软的情绪不该用又硬又急的线)
是否有删掉不属于这个情绪的元素(控制克制)
很多初学者最大问题是“技法对但语气乱”,像演一出戏却每个演员都在演不同的剧本。
🌫 3. 概念层:有没有“为某个想法服务”
问题提示:为什么要画这个场景/姿势/道具?
角色/环境/道具是否都在共同表达一个主旨
是否能用一句话描述图的内核(哪怕是模糊气氛词)
有没有为这个内核舍弃掉无关的细节
真正有意图的画,哪怕看不懂剧情,也能感觉“它在说某件事”。
#美术
今天是九月十四号,我九月的三个目标,一个已然失败,一个还没开始,另一个进度约5%。好在失败的并不重要,另外两项还有机会。